只有把这件事做得足够好 ,包括利用我们现在合作伙伴的资源 ,跟我们很多阿里巴巴团队有深度的合作,怎么把这些东西做到极致。 去年秋天,为了吃饭这件事 ,有一行人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尝试 。 类似的故事可以编出很多,每一个都能在创业公司里找到相似场景: 比如 ,你可能在谋划着新版本的产品上线,尝试让产品体验得到优化 ,然而办公设备的老旧支撑不起新系统的运行,新的团队也因为办公设施的陈旧而迟迟无法招聘到位,当你费时费力地完成一轮采购和更新 ,原有的风口可能就这样溜走了…… 或者,你因为焦头烂额的赶进度,试着在竞品出手前上线新功能 ,然而你却无暇顾及糟糕的办公环境 ,前来拜访的客户因为公司的简陋和不讲究 ,暗暗在心里扣除了印象分,当你费时费力地完成一轮采购和更新,竞品的相似功能可能就这样跟进了…… 有一个创业圈里的一个经典段子。
“到现在为止 ,还没有财务投资者进入分时租赁领域 ,我们看到所有的项目拿到的都战略投资 。(但我)可以充分的在战壕里厮杀,就像旭豪这样,做快速的调整 ,调动公司所有的资源 ,做未来三个月 、六个月正确的事情,用执行力超过在外面自嗨。IncredibleIndia,印度的未来还将有更多不可思议的故事会发生,我们相信移动互联网的大幕在这个神奇国度才刚刚拉开 。 对于人肉17岁男子家庭隐私以及辱骂他们的键盘侠 ,他们当然也错了 。
张旭豪 :就是这样的磨炼 ,每次做任何事都要赢。 2012年 ,国庆节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播放了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普通人的新闻,采访主要只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:“你幸福吗?” 后来经过互联网的洗涤 ,这个问题被演变成了无数版本,最经典的莫过于 :“你幸福吗?”“我姓曾!” 对于幸福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,但打动屌丝大众的答案应该是 : 升职加薪、当上总经理 、出任CEO 、迎娶白富美 、走上人生巅峰! 这个朴素的答案背后,其实蕴含的最大信号就是有钱! 当年那首网络神曲——有钱了!有钱了!可我就不知道怎么去花! 其流行的最大原因就是,广大屌丝群众多么多么希望钱多到不知怎么花! 但是有钱真的就幸福吗? 美国有个幸福经济学的鼻祖和奠基人叫伊斯特林 ,他在1974年提出了一个让人很沮丧的理念,那就是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 ,这个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伊斯特林悖论”(EasterlinParadox)或是“幸福悖论”